2022年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市场营销管理(授课教师:张欣瑞 陶晓波 尚会英 杨一翁 涂建波 许研)

发布日期:2022-10-20

一、授课教师(教学团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情况

 

  • 课程负责人情况:

课程负责人张欣瑞,太阳集团tyc151教授,硕士生导师,系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市场营销管理》负责人,北京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市场营销管理》负责人。曾获北京市第十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行业标准的制定。目前是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的理事。

始终在教学一线工作。每年为本科、MBA以及学术型研究生主讲“市场营销管理”课程并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学位论文。曾担任管理系主任20年,熟悉本科教学工作,大力推进专业改革和课程优化,太阳官网工商管理专业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所撰写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论文发表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等中文核心期刊上。

在平时的教学中,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严于律己,无论是给学生展示的课件,还是作业批改、案例讨论的点评都认真对待,由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专业精神。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与时俱进,密切结合国家和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将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定位融入其中,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与此同时在各个教学环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纪守法、守住道德底线等加以引导,真正将课程思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负责并主讲的《市场营销管理》课程获评校级一流课程(2020年)和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1年)。当选为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2017年),获评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2017年),获得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称号(2018年)、太阳集团tyc151“北方匠人”称号(2016年)。

  • 教学团队情

课程团队主要成员(序号1为课程负责人)

序号 姓名 院系/部门 职务 职称 教学任务
1
张欣瑞 太阳集团tyc151工商管理系 责任教授 教授 课程总体规划、主讲
2
陶晓波 太阳集团tyc151工商管理系 副院长 教授 理论前沿跟踪、主讲
3
尚会英 太阳集团tyc151工商管理系 责任课教师 副教授 课程日常运行管理、主讲
4
杨一翁 太阳集团tyc151工商管理系 骨干教师 副教授 作业设计、主讲
5
涂剑波 太阳集团tyc151工商管理系 骨干教师 副教授 教学素材收集、主讲
6
许研 太阳集团tyc151工商管理系 骨干教师 副教授 教学素材收集、主讲


市场营销管理教学团队承担着太阳官网工商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以及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与金融、统计学、广告学等专业的选修课“市场营销管理”的教学任务,经过30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团队结构合理。“市场营销管理”教学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4人。2人先后被评为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1名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获学院课程思政优秀教师。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6项以及多项横向课题。课题大多与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研究成果反哺教学,促进了人才培养和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积极参加课程思政学习研讨和培训。本着教师要正人先正己,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的宗旨,重视教师的政治学习。两周一次党员活动和团队集中学习交流,分享教学体会,集中备课,就课程思政教学进行研讨;并且组织观看工商管理教指委课程思政建设论坛、讲座,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北京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师德素养提升等培训;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与十余所高校进行交流,从中汲取经验。通过多管齐下,提升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团队课程思政教学水平。

教学改革取得成效。主编教材3部,其中2部北京市精品教材;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和1份北京市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4篇关于课程思政的文章被收录于太阳集团tyc151课程思政案例集。“市场营销系列课程改革与实践”获太阳集团tyc151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市场营销管理”课程获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二、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情况

 

根据太阳官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及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懂理论、精方法、擅实战,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应用型新商科专业管理人才的特色和目标,并结合市场营销管理课程应用性强、受关注高的特点,确立了市场营销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目标和总体建设思路。

课程育人目标:(1)知识目标。树立正确的营销管理理念、掌握宏微观营销环境分析、营销战略和策略制定的基础理论;(2)能力目标。培养市场洞察、营销问题诊断、营销策划等专业能力以及沟通协调、团队协作、应变与危机处理和联想、创新、批判性思考等可迁移能力。(3)价值(思政)目标。在遵循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问题,怀经世之心,立济民之志,守正出新做营销。

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以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根据太阳官网的办学定位以及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 “五三一”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1)五目标。具体课程思政目标为1)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增加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扛起时代担当;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北京品牌故事,增强文化自信;3)强化法制观念,恪守商业道德,树立做人经商的底线思维;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营销实践中彰显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5)塑造职业精神,锤炼意志品质,注重职业素养的培育。

(2)三结合。1)课程思政元素与北京特色相结合。挖掘提炼市场营销管理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特别是与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相关的政策、成果。2) 知与行相结合。将学过的理论知识用于营销实践,成为弘扬京味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宣传者、传播者、践行者;利用所学助力北京高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同时也注重品牌价值的软实力提升,并将科技向善的理念根植于心。3)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多个教学平台相结合。即将问题导向(PBL)的教学方法、体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相结合;课上的知识传授、研讨与课下的自主实践、阅读思考以及学校多模式教学网、慕课资源、企业微信、与营销有关的微信公众号等协调配合,并赋予各自不同的功能,让思政内容浸润式地嵌入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中。

(3)一全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即教师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教与学、学与学的互动讨论、案例和时事现象的剖析、课后的辅导答疑、拓展阅读素材的提供和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程考核等都入情入理地渗透思政元素。

三、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情况

 

1.课程思政目标、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市场营销管理课程主要从达成以下5个具体的课程思政目标来将思政元素体现在相应的教学内容中。

(1)课程思政目标1: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增加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扛起时代担当。

体现的思政元素: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国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双循环战略;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战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战略等;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取得的成果等。

相关的教学内容:影响营销的宏观环境(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自然地理等);绩效营销、整合营销、组织市场购买行为、产品服务策略、营销传播策略。

(2)课程思政目标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北京品牌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体现的思政元素:国潮热、国货崛起;新经济下的中国新品牌问世与成长;北京老字号的坚守与创新。

相关的教学内容:消费者行为分析、品牌管理、市场定位、产品服务设计、营销传播策略(如广告策略、公关策略、跨界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等)。

(3)课程思政目标3:强化法制观念,恪守商业道德,树立做人经商的底线思维

体现的思政元素:与营销相关的法律法规、商业规范、契约精神、规则意识、科技向善理念。

相关的教学内容:所有的市场营销管理教学环节均会体现。

(4)课程思政目标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营销实践中彰显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

体现的思政元素: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追求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同构;传递正能量、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等。

相关的教学内容:营销的核心本质、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绩效营销、新产品开发、竞争性营销战略、分销策略(制造商与中间商的关系)等。

(5)课程思政目标5 塑造职业精神,锤炼意志品质,注重职业素养的培育

体现的思政元素:对职业的敬畏心、脚踏实地、认真负责的态度;勇于挑战;积极向上的心态、创新意识、沟通协调、团队精神、工匠精神等。

相关的教学内容:所有的市场营销管理教学环节均会体现。

2.多个平台、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渗透课程思政内容

多个场景学习平台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将学校多模式教学网、慕课资源、企业微信、与营销有关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与线下的课堂相结合,并赋予各自不同的功能。通过问题预设帮助学生通过慕课学习基础知识,学校多模式教学网则作为研讨和教学资源(除了专业材料之外,还专门开辟了“正心修身做营销”专栏)提供的主阵地;企业微信群主要进行辅导答疑,而知识的深化、学生线上提交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案不同观点的思想碰撞则在线下课堂进行,特别重要的是针对线上讨论发现的对现实中与价值目标相背离的营销做法以及认知误区,在线下课堂加以澄清并及时纠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构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有温度、有深度的营销教学过程中感悟体味融入的思政元素,提升思想境界和责任意识。课上灵活运用每周一次的市场营销新鲜事小议、每章的开篇问题导入、案例讨论、视频短片播放、营销辩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课下布置分析性作业、团队进行案例讨论准备、实地市场观察体验等。由此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加入到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洪流中,将个体梦想与国家梦想和区域发展紧密相连,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建设者。

四、课程评价与成效

1.四级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对课程思政落地提供保障课程思政考核分为学校、学院、系和学生四级评价。

学校有专门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了“太阳集团tyc151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从组织上保证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并建立本科教学督导组,负责课程思政的质量监督与考核;学院在学校的基础上细化制度,也设有院级教学督导委员会;系里有明确的听课、教案政治审查等规定;每学期均有学生座谈会和评教,而且学生评教指标中也加入了课程思政的考核内容。

2.一系列的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举措得到校内外同行和学生的首肯

团队成员在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比赛上获一等奖,得到校内专家的肯定。在与校外同行的交流中,也得到认可,认为我们的营销课程以学生为本,思政与教学有机融合,并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育德树人,对其他学校的类似课程具有启发性和可推广性。上过市场营销管理课程的学生普遍感到老师要求严格,课程内容紧跟时代,案例分析、实例列举都是近期发生的,而且更多地聚焦于北京企业、本土品牌。这一方面体现了老师课下花费很多功夫准备素材,另一方面也被老师们的拳拳爱国心和敬业精神深深打动。因此,这门课的学生评价均为优秀。

3.课程思政改革具有示范辐射效应

激励了学生奋发学习与参与讨论的热情。特别是在2020年春季学生无法到校只能在网上进行学习的情况下,学生也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仅以工商管理专业的课堂为例,在学校多模式教学网的学习讨论区,68人的课堂,学习讨论栏的总点击量为1303。而且一些同学还通过企业微信与老师延续和引申问题的探讨。此其一;其二,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扩展了认识问题的视野以及做事的严谨态度和责任心;其三,任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更加体会到教师职业责任重大,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

这门课每年上课的人数500左右,涉及3个学院6个专业的学生,而且任课教师还承担至少5门, 8个课堂的其他本科课程,本课程思政建设的做法对其他课堂也具有示范辐射效应。

4.课程育人取得成效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非遗文化, 以“走近燕京八绝 讲好中国故事”为实践主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成立了燕京八绝文化宣讲实践团,开展了多项燕京八绝文化志愿活动。实践团利用所学营销知识,线下做解说员,线上在多个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弘扬燕京八绝非遗文化。团中央学校部公众号、北京晚报等先后报道了实践团的活动成果。该实践团队获评2019年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并成功入选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双百行动计划”。先后参加此项活动的学生超过200人,涉及5个年级、4个专业。此外以“首钢园建设”等与北京发展密切相关的品牌策划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级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竞赛三等奖1项。完成大创项目8项。每年工商管理专业超过一半的学生毕业论文题目与营销相关。

五、课程特色与创新

1.聚焦营销现实问题,激发爱国热情和职业的使命感

比如,在讲授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时,由2015年一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文章引发热议和一组数据说明时隔4年之后国货的崛起进行对比。重点解读了影响消费者的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中的参照群体、个人因素中的经济状况以及心理因素中的信念和态度。其中援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讲话;指出了参照群体中关键意见领袖、普通消费者以及网红等在微博、小红书、直播平台的国货推荐;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国家供给侧改革战略、中国制造2025(国家行动纲领)指引下的企业自主创新让很多消费者对国货信念发生改变;各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危难时刻更有责任担当等企业公民行为,激发了中国人更大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还运用大量的数据、实例和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加以佐证,来说明受到这些因素的驱动,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国货。由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和使命担当,也对做一个传递正能量的专业营销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丰富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思辩”中牢固树立底线思维
比如,在讲授网络营销传播时,我们安排了一次“是否不管出现正面声音还是负面声音都对品牌有利”的营销辩论会。持有“负面声音也对品牌有利”一方的同学有的会引用一些明星故意制造绯闻等不好的信息提高知名度的做法作为依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老师就此让同学们展开辩论,在做点评时通过实例、学术研究的成果等明确指出品牌的负面信息如果只是个人偏好(比如外观的颜色)则对品牌没有什么伤害,但是如果涉及产品质量、危及国家利益、人民生命安全、对国家民族的不尊重等原则性的问题则一定会损害品牌形象,甚至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由此提示给学生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需要共同努力去建立以“真、善、美”为核心价值的网络文化体系。网络言论不能为了哗众取宠、吸引眼球而无视道德、视法律为儿戏。

3.于细微处打磨,“以小见大”育人

一方面要求任课教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做好案例讨论的点评和作业的选题与批改反馈,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职业精神。另一方面对学生也从教学的各个细节抓起,比如不无故迟到、不能来上课必须请假;按时交作业;案例分析要体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不抄袭;团队任务要懂得与他人分享、合作;关注与课程有关的时事报道,培养职业敏感性,从而使学生在点滴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心怀做人做事的敬畏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逐渐将修身律己成为一种自觉。


 

 

 

 

 

 

 

版权所有 太阳集团tyc151(中国)有限公司-BinG百科丨 电话:010-88803286丨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